曝CBA某队140万刀报价美天才高中生 遭其父婉拒
8月4日,山城寿宁好戏连台,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联合凤阳民间剧团为群众打造了一场非遗文化的视听盛宴。
朱灵塬 摄
夏日午后,暑热未消,北路戏发源地凤阳镇人潮涌动。宁德市地方特色剧种活化传承现场推进活动在此举行,“甜美田园·戏曲小镇六月农闲戏”惠民展演拉开序幕。古色古香的乡村戏台前,座无虚席。新编剧目《幸福的葡萄》《茶乡故事·高山茶缘》以甜美田园的浪漫故事,铺开乡村振兴画卷。
夜幕降临,观众的目光聚焦在寿宁县北路戏剧院的舞台之上。寿宁北路戏建团65周年暨活态传承成果展示展演在雷鸣掌声中上演。北路戏歌《北路珍遗咏华章》由演员与学子同台,童声古韵交织;经典折子戏《齐王哭将》《杨门女将》等,水袖翻飞、唱腔婉转,尽展非遗魅力。戏曲串烧与舞蹈《云袖添香》,为艺术瑰宝注入清新活力……
郑霄 摄
北路戏,弦歌不辍三百载。北路戏俗称“福建乱弹”,又名“横哨戏”,是清代乱弹声腔珍稀代表,现仅存于寿宁,2006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宁县北路戏剧团是国内唯一专业团体,1960年建团,从濒临失传到重焕生机再到名扬四方,谱写了“闽东之光”的新传奇。2015年,剧团升格为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
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守正创新,积极培育人才,精心打造了《少年张高谦》《冯梦龙打虎》《大山里的支书》等精品剧目,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其中,联合创排的歌剧《鸾峰桥》入选文旅部扶持工程并进京展演,荣获省百花文艺奖一等奖。同时,推动北路戏演艺与惠民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累计深入基层演出700余场,并开放冯梦龙纪念馆和北路戏展示馆逾500场次,显著提升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2022年,寿宁北路戏剧团获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薛明瑞 摄
传承非遗瑰宝,文脉活水流长。近年来,寿宁县始终牢记嘱托,围绕“小县有大戏”的美好愿景,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剧种活化传承新路径,全力推动“闽东之光”传播得更广、更远。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林宇煌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林宇煌
(原标题:福建日报丨寿宁北路戏:珍稀剧种 再绽华彩)